中新社吉隆坡4月4日电 题:马来西亚华人:不“疫”样的清明 一样的追思
中新社记者 陈悦
又一年清明的清晨,在零星飘落的小雨中,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迎来了扫墓人流。去年清明期间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马来西亚各地义山不得不关闭。今年清明前夕,马来西亚政府在制定了扫墓标准作业程序后,允许部分义山开放。
义山是东南亚华人民间团体管理的坟地或公冢,占地三百多英亩的吉隆坡广东义山至今已有126年历史,二十余万逝者在此安息。去年因义山关闭“不得不在家上香祭祖”的林先生对记者表示,清明是马来西亚华人最重视的日子之一,“去年不能来扫墓,总觉得不安心”。
还不到八点,已有扫墓者陆续进入墓园。义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和疫情前相比,今年清明前的两个周末前来扫墓的人流大约下降了九成以上。这一方面是因应防疫需要,政府限制每个家庭前来扫墓的人数并禁止跨州扫墓;另一方面也是义山出于防疫考量,早在清明前就通过媒体广泛呼吁,引导不少民众选择在清明前后利用非假日前来扫墓。“要是往年的清明,义山门口的车辆会堵成长龙。”广东义山主席李振光告诉记者。
广东义山还未雨绸缪,早早就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措施。记者看到,当天天刚蒙蒙亮,义山工作人员就进行了消毒工作。民众在进入义山前需要扫码登记,并在进入后严格按照规定动线行动且保持社交距离。按照当地风俗,马来西亚华人在扫墓祭祖前要先拜土地神——大伯公。由于大伯公庙宇空间有限,广东义山今年不开放民众进入庙宇内祭拜,前来扫墓的民众排队经过庙前香炉上香,向神灵表达心意。由于广东义山墓园广袤,义山还特意安排20余位摩托骑手手持二维码在墓园中巡游,方便民众扫码登记。
在拜完大伯公等土地神后,扫墓民众或是前往墓园祭扫,或是在灵骨塔下的拜桌上焚香上供祭奠亲人。义山中处处可见提示防疫规范的歌诀:“不逗留,减风险;祭拜完,收拾好;戴口罩,勤消毒;一米距离很重要”,并以醒目字体提醒民众——“你平安,祖先安”。
记者亦在现场看到,前来祭扫的民众都佩戴口罩,主动配合扫码登记。义山工作人员说,通过引导,民众在义山完成祭扫流程的逗留时间大大缩短,也减少了风险。
疫情下马来西亚华人的清明节,与以往不“疫”样,但李振光对记者说,对华人而言,清明是感恩的节日,清明拜祭是对祖先、对亲人内心的拜祭,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。
据李振光介绍,广东义山近年来还大力提倡“环保清明”的理念。他说,依照传统风俗,民众前来祭扫时要烧化大量祭品;从绿色减碳的角度出发,义山不断呼吁民众减量焚烧,“清明带着内心来感恩先人就够了,并不是一定要买很多东西”。广东义山还鼓励前来祭扫的民众在祭扫结束后主动清理,带走祭品。“这既是为了给祖先和亲人安息之地一个清洁环境,也是增进环保意识。”李振光说,如今越来越多民众也都认同这一理念,会在离开时主动清理收拾。
马来西亚清明的礼仪风俗随时代而改良,在李振光看来,作为文化传统,清明的文化意义永远不会被抹杀。他对记者回忆,年轻时随父母扫墓,父母总会给他买上一根甘蔗,在扫墓时,让他边啃甘蔗边听家族传统教育。
“义山实际上就是一个活的博物馆!”在广东义山服务多年的李振光颇富感情地对记者说,“这里的墓碑记载着你是哪里人,你的祖先来自哪里,你的根在哪里!”保存住义山这个“据点”,就是希望能永远提醒下一代,不要忘了你来自哪里,你的根在哪里。这,亦是清明祭扫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意义所在。(完) 【编辑:张奥林】
-->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华人频道
华人新闻精选:
反对种族歧视,这些亚裔明星发声了……
2021年04月04日 17:06:18
旧金山华裔婆婆遇袭反击案嫌犯是否属仇恨犯罪引争论
2021年03月31日 17:21:20
华侨华人请注意!4月起这些新规将实施
2021年03月31日 11:04:18
2021“亲情中华·为你讲故事”网上夏(春)令营开营
2021年03月31日 11:01:31
行走中国·2021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活动圆满落幕
2021年03月30日 10:43:57
加拿大两华人社团在三座城市举行活动 反对歧视亚裔
2021年03月29日 10:29:58
加拿大华人发声谴责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
2021年03月28日 13:25:45
美国密州警方发现一具遗体 或为失踪华裔女子
2021年03月28日 10:26:22
庆祝申遗成功 新加坡邮政推出小贩系列邮票
2021年03月27日 10:01:23
美华裔老夫妇遇袭 出手相助公交车司机:不能坐视不理
2021年03月27日 09:36:36
推荐阅读
讲真,清明节能祝别人节日快乐吗?

探访深圳渔民村:从小渔村到花园式宜居社区的蝶变

风雨又清明,节气中读懂“向前的中国”

殡仪馆的葬礼策划师:“死亡”的谈论不再讳莫如深

一场跨越70年的团圆:山东后人赴浙江接烈士“回家”
小青团的北漂逆袭记:从“第一口春”到舌尖“网红”

台铁出轨事故致48死198伤 仍有7大疑点待厘清

国际泳联拟取消三大奥运预选赛 东京奥组委欲协商

平台亏损持续、会员增速趋稳,视频网站要维持精品供应将何去何从?

“青团101”评选谁能“C位”出道?

中国首例人体冷冻术家属:我感觉自己老了

浙江黄岩火烙画传承人:“铁笔生花”展艺术之美
生活用纸迎涨价潮!有品牌涨幅超10%,你会去囤纸吗?

为什么是“新疆棉花”?一朵棉花背后的中国优势产业“成人礼”

当复活节撞上清明节,巧合还是缘分?

闽江河口湿地观鸟记:邂逅三种世界级珍稀鸟类

一只“熊”卖30万!“炒熊能买房”?

还记得18年不打烊的“抗癌厨房”吗?它升级改造啦

小书院丨古人没闹钟,早上会睡过头迟到吗?

揭秘文物“仿制营”:3D建模以“沙”为料呈“原汁原味”
热点视频 奇闻趣事
冰立方迎冬奥测试

游客赴西安红色景点重温历史

驻香港部队官兵缅怀先烈

驻香港部队举行“缅怀英烈”纪念活动

专访厦大校长张荣

云南红河州清明上线“云祭祀”服务

香港警方破获10年来最大宗可卡因案

创业大学生:把爱好做成事业

桂林老农成“模特”

22具古埃及法老木乃伊“搬家”

驾校引入“机器人教练”

拜登的宠物狗再次咬了白宫工作人员

大叔雕果核版“动物王国”

小学生接诈骗电话后报警

南非推出豪华旅行火车体验

偶遇野生大熊猫喝水玩耍
精彩直播










Copyright ©1999- 2021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